雞蛋營養|蛋黃膽鹼比蛋白的高出286% 嬰幼兒每日最多食多雞蛋?

兒童健康

撰文: 王明芳

發布時間: 2024/06/03 21:10

最後更新: 2024/06/07 23:59

分享:

分享:

蛋殼色澤越深與鷄蛋營養價值無關。

【兒童健康/蛋黃蛋白營養/雞蛋營養/雞蛋】雞蛋營養價值高,家家戶戶的雪櫃基本上都有雞蛋,但你們知道雞蛋的營養價值有多高嗎?雞蛋殼的顏色越深營養價值越高嗎?嬰幼兒每日可以食多少隻雞蛋?食雞蛋只食蛋黃不食蛋白可以嗎?哪種雞蛋的烹飪方法最容易被人體吸收呢?

雞蛋營養︱蛋黃與蛋白營養那個更高?

坊間有說法指,由於蛋黃中含有較高的膽固醇,吃雞蛋時只吃蛋白不吃蛋黃。實際上,蛋黃中不但富含膽固醇,也富含卵磷脂,人體食用雞蛋後其體內的卵磷脂能使膽固醇顆粒變小,並保持懸浮狀態,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止膽固醇和脂肪在血管壁上沉積。

米施洛營養師曾詳細分析,蛋黃有奧米加3脂肪酸,包括DHA同EPA,對眼睛同腦部發展同健康好有關係,而且蛋黃的脂溶性維他命A、D、E,更是蛋白沒有的。蛋黃也是攝取膽鹼(Choline)好好的食物來源,而膽鹼對神經系統、正常腦部運作(包括肌肉收縮、記憶、思想等)都好重要,是形成神經傳導物質乙醯膽鹼(Acetylcholine)重要嘅成份,而蛋黃的膽鹼比蛋白的高出286%!另外,蛋黃內的礦物質,包括鈣、鐵、鋅、磷等都比蛋白高!

最新影片推介:

雞蛋營養︱蛋殼顏色與營養價值有關嗎?

市面上的雞蛋蛋殼顏色有白色、紅色、青色、褐色等,坊間有說法認為蛋殼顏色越深雞蛋越有營養。其實,蛋殼的顏色主要是由一種叫做卵殼卟啉的物質決定的。例如,有些雞的血液中的血紅蛋白代謝可產生卵殼卟啉,因而蛋殼呈淺紅色;而有些雞如來航雞、白洛克雞等不能產生卵殼卟啉,因而蛋殼呈現白色。換句說法來說,蛋殼的顏色是由遺傳基因決定的,與雞蛋的營養價值並沒有直接關係。

即睇各款雞蛋製品熱量大比拼:

點擊圖片放大
+3
+2

雞蛋營養︱嬰幼兒每日可以食多少隻雞蛋?

衞生署建議2至5歲兒童每天進食1両半至3両肉,而6至11歲兒童則是每天進食3至5両肉,一隻蛋相當於1両肉。為確保營養均衡,兒童可以每天進食1至2隻蛋,然後以其他肉類來滿足每天的蛋白質需求。

不過要注意的是,對於6至8個月的嬰兒,只建議試吃蛋黃不吃蛋白,因為蛋白容易產生致感反應,直至8個月大後,可嘗試吃蛋白。嬰幼兒吃雞蛋有兩種做法:一是將雞蛋煮熟,取1/4蛋黃用開水或米湯調成糊狀;二是在奶鍋中放入牛奶,然後打進蛋黃,邊用小匙順時針攪,邊用小火慢慢地熬,最後成為蛋奶羹。

靚媽精明眼|天氣轉熱雞蛋易變壞致沙門氏菌感染 要延長保存「蛋尖要朝上還下」?

雞蛋營養︱雞蛋哪種食法最容易吸收?

雞蛋吃法多種多樣,就營養的吸收和消化來講,煮蛋為100%,炒蛋為97%,嫩炸為98%,老炸為81.1%,開水、牛奶沖蛋為92.5%,生吃為30%~50%。換句說話來說,煮雞蛋是最佳的吃法,但要註意細嚼慢咽,否則會影響吸收和消化。不過,對兒童來說,還是蒸蛋羹、蛋花湯最適合,因為這兩種做法能使蛋白質松解,很容易被身體消化吸收。

下載HKET App,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,睇全方位資訊:

【中小學試題免費下載】 【名校專區升學攻略】

【兒童健康百科】 【職場文化智慧】 【家事百科全書】